基于室内定位的资产管理-室内定位
发布时间:2017/10/24 17:13:12

先陈述一个前提,本文所讲的资产主要是指企事业单位内的车辆、办公设备、家具、实验仪器设备、计算机设备等,这些资产在目前大部分的企业单位都有相当数量的存在,由于数量庞大,分布较广,管理起来非常困难,经常出现无缘无故的“失踪”;对于资产盘点,很多企业采取各部门层层上报的形式,不仅效率低,工作量大,而且信息滞后,导致资产重复购买,造成企业运营成本增加。

如何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是增加资产管理人员?还是更严格的资产购买审批制度?或许企业应该转换下思路了。


在传统的资产管理过程中,工作量最大的非盘点莫属,由于经常出现盘盈或盘亏的情况导致多次盘点。为什么会出现盘盈或盘亏?我们来分析下盘盈的原因,如果资产是经过严格的采购流程进入到总部大楼内的,那么其实资产是不可能多出来的,除非真的有员工贡献了自家资产。再来分析下盘亏的情况,因为一般的企业大楼都有保安和监控录像把守,物资出门要有签字确认的出门单,也不大可能出现资产随便丢失的情况,况且很多“丢失”的资产在下次盘点时可能又重新冒出来了。


看起来有点匪夷所思对不对?再看下传统的资产盘点过程,通常是各部门资产管理员一起上阵,层层上报,需要持续几周甚至几个月之久,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有些资产在盘点过和未盘点过的区域之间移动,自然就造成盘点数据的“账实不符”。

说到底,资产管理中真正需要管理的是那些时常移动、容易“丢失”却并未丢失、只是位置发生变化的资产而已。




在传统资产管理中,很多资产只是在初次登记时记录其所在空间位置,但随着时间变迁很难及时更新资产的最新位置。而我们认为控制资产的室内定位才是资产管理工作的重点。


因为,资产的位置信息代表着其所处的使用场景,也即基于位置所创造出来的能够为员工核心业务提供直接支持服务的工作空间,将固定资产部署到相应的正确的工作空间之中,也即将资产放置到正确的空间位置,所以要对资产的空间位置进行管控。这种控制,既包括资产入库初始状态时的空间位置,也包括其使用寿命周期内不断变换的位置,及其与人员、组织机构和业务的关联关系。


基于室内定位的资产管理模式完美地验证了控制资产的空间位置对于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在这种模式下,只需要给每个资产安装定位标签,在大楼内部署室内定位网络,轻轻松松可以看到资产在室内的实时位置和移动轨迹。不需要人工去盘点资产数量,管理人员可以远程查看资产自动统计盘点的情况。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资产查找

    对接企业已有数据库,系统可显示资产属性信息如资产名称、型号、使用部门、直接使用人等,直接输入属性或者资产绑定的定位标签编号即可查看该资产在大楼内的具体位置,系统配置高清3D室内地图,分楼层定位资产,移动端规划室内导航,自动切换地图,定位精确,方便快速寻找目标资产。

  • 资产维护

    针对新增的资产,直接在系统内新增该资产安装的定位标签的信息即可。针对报修的资产,可以选择由使用人直接向管理人员上报定位标签编号,或者授予使用者登录系统修改资产状态的权限。针对报废的资产,直接从系统中删除该定位标签即可,清空标签的属性信息,回收待下次使用。

  • 资产借调

    针对资产外出离开大楼,由管理者审核后释放电子围栏的预警功能,资产方可带出楼外;针对资产在大楼内的借调,可直接查看资产的移动轨迹和实时位置,无需具体操作。

  • 资产盘点

    室内定位系统针对资产实现自动盘点,无需人工操作,实时统计大楼内资产总数,楼内某一区域的资产数量,这些资产的属性,并根据数据自动生成盘点报表。针对定位标签出现低电量或掉落遗失的情况,系统自动报警,防止统计遗漏。

  • 资产防丢

    大楼内设置电子围栏,针对重要的非移动资产设置电子围栏,针对资产移动的区域范围设置电子围栏等等,一旦资产离开其工作范围,即触发系统报警,有效预防资产遗失。



这样基于室内定位的资产管理模式,将资产的位置信息作为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可以快速高效地追踪资产的位置、数量和移动轨迹,使得传统的盘点工作不再繁琐沉重,盘点变得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并且高效不易出错,而且在定位设备健康运转状态下,甚至完全无需盘点!同时,可以减少75%的审计成本,减少45%的设备“失踪,减少50%的设备停机率,降低40%的备件库存量,提高30%的资产使用率,延长10%的设备运行寿命……

说到底,室内定位这样的管理模式其实就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告别传统资产管理方式,将传统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转变为资产的空间管理,在操作上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并无太多难度。真正的难度在于企业管理层认知的转变,企业只有转变管理思路,认识到资产位置的管理对于资产、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的重要意义,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管理模式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




上一条:没有啦!